友人分享:
這決定於做什麼事你會比較開心耶,想儲蓄就不應該增加消費,但是消費如果是投資(能增加未來的收入/知識)那麼這就應該要花。股票沒有興趣深入研究的話不要亂碰,一般需要花費2年以上的練功時間。
以買車為例來說,如果未來上班可以大幅減少通勤時間,並且相比於大眾運輸的花費差不多的話,那買車就是件好選擇。如果只是興趣的話,哪這就要考慮一下。一定有些其他事情也是能滿足興趣的需求,總言之要看你想達到的目標才會知道這選擇是不是好的。
-
到今天才能理解,原來一切的決定的準則就是衡量目的,有了目的,才有意義,才能夠抓出預算(或代價),再去執行。
就像是近年來三不五時往東湖跑,雖然交通時間、成本增加了不少,但是獲得心靈層面的滿足,遠遠超過了這些成本,是個好投資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